山东省聊城市委统战部不断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和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开辟新领域,发挥新作用,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建立校园联络站,服务乡村教育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校园联络站,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民营企业人员分会对口联系,创新开展爱心服务进校园活动。一是进校园送统一战线知识。组织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宣传小分队,精心制作动漫知识展板,普及统一战线知识,擦亮新的社会阶层名片,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进校园送励志奖学金。依托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单位,建立300万元励志奖学金,帮助困难学生700余人次,为减少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三是进校园送就业创业信息。策划“校企连心桥”活动,为促进学生就业铺路搭桥、赋能添力,发放就业信息2万余条,协调1000余名学生到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企业实习锻炼,帮助500余名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为缓解就业压力、化解基层矛盾贡献了力量。
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社区联络站,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自由职业人员分会对口联系,创新开展暖心服务进社区活动。一是进社区倡导文明礼仪。依托基地统筹划分力量,编成五个小分队,进社区赠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3万余份,张贴文明行为宣传海报2000余份,帮助社区群众学习文明礼仪,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二是进社区弘扬传统文化。发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策群力,共商构建和谐文明社区良策,探索“展演教送”四步工作法,开展以古琴、剪纸、查拳、杂技等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展演活动,用最美的艺术享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精神文明。三是进社区普及法律知识。指导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利用“新阶层同心大讲堂”普及民法典知识,开展普法宣讲活动70余场次,受众9000余人,赠送民法典宣传材料3000余册,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居民学法守法,努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积极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乡村联络站,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乡村振兴分会对口联系,创新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一是法律援助进乡村。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针对乡村土地承包、婚姻继承、邻里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法律课堂、法律咨询等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知识,帮助村民解决矛盾纠纷570余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0余件,服务群众900余人次。二是寻美采风进乡村。组织寻美队员进乡村寻美采风,深入挖掘乡村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人文之美,记录乡村振兴成果,展现乡村发展魅力,刊发寻美稿件700余篇。三是直播带货进乡村。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乡村联络站,积极探索新农人统战工作,开展“直播创新微课堂”活动,提升网络人士和自由职业人员直播技能,帮助销售农产品价值约2亿元,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楼宇联络站,搭建创新创造平台,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一是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定期进楼宇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传达党委、政府关于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文件精神,及时传递党的声音、传达党的政策,吸引60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依托“同心智汇谷基地”创新创业。二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协调楼宇主管部门,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所需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进行集成和配置,有效降低创业成本,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会员企业300余家,促进各类人员就业2000余人次。三是举办创新创业活动。依托楼宇联络站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举办创业辅导、产品对接、人力资源、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150余场次,服务企业1000余家,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积极为促进消费提档、服务基层治理赋能添力。
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园区联络站,围绕中心大局,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优势作用,服务经济发展。一是开展“联谊交友帮带”活动。建立《市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列名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工作制度》,明确13名领导干部,采取线下走访、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园区27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开展联谊交友,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二是开展“企业合规服务”活动。组建新的社会阶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团,深入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地上门服务企业,开展大型宣讲活动13次,其中线下1415人、线上12900余人参加活动。三是开展“新阶层同心行”活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同心系列活动,先后为社会各界人士捐款230余万元,捐赠价值300余万元,为服务基层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聊城市委统战部 供稿)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杂志